摘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法治日报坚守新闻主责,深耕媒体主业,积极发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做好正面宣传,加强调查研究,同时持续开展科学、准确的建设性舆论监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媒体责无旁贷。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内鼓士气、外树形象的“强心针”和“助推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记者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各地区各领域因地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经验做法和突出亮点;抓住典型个案和一般规律的内在联系,充分展现各地各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生动实践、经验探索;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助力优化发展环境,从而更好地凝聚共识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这对强化正面引导,壮大主流声音,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指明了方向。在不同传播语境中,新闻舆论的作用与表述不一样,但新闻舆论工作引领社会前进方向、传播正能量的功能不会改变。强调正面宣传,就是要在尊重新闻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唱响主旋律,充分发挥好新闻舆论在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新闻传播规律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正面宣传需要艺术和技巧,要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发现积极健康、崇德向善、催人奋进的人和事,用心用情做好宣传报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要求,5月22日至26日,法治日报社采访组一行走进江苏无锡、常州两地政法机关,围绕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政法领域改革等内容开展调研采访,360度全景式报道两地以“法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经验和做法,推出了《打造全域法治地区服务高质量发展》等系列调研报道。稿件刊发后被广泛转载,在政法系统引起热烈反响,为提升主流媒体主题报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供了借鉴,为壮大高质量发展的舆论声势、唱响强信心的主旋律作出了积极贡献。江苏是我国的经济大省、经济强省,在高质量发展中起着引领示范作用,江苏政法机关也不断深化自身改革,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法治日报社采访组在调研采访中,立足法治特色,走进政法机关、走进基层一线、走到群众中去,发现和挖掘能够生动反映政法机关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真材实料,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对政法机关的创新经验做法进行报道。
5月22日,法治日报采访组一行在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贡湖大道警务工作站采访,与民警交谈。
如5月25日下午,记者在调研采访中得知一条线索:常州公安机关在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径。采访组与常州市公安局联系沟通后,立即决定赶赴现场深挖线索。为减少对原行程的影响,记者次日清晨7点半出发,赶赴常州市武进区阳光教育培训中心实地采访,并与公安干警、中心教师、涉案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家长、群众等深入交流,撰写了《“多亏了你们,孩子终于有救了”》一稿。稿件刊发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报道亦被多地政法机关转发推广。试想,法治日报社采访组此次对江苏无锡、常州两地政法机关的采访报道,如果使用一套话术、一个腔调、一种模式,如果记者仅满足于将被报道对象提供的素材装进所谓的模板中而不进行精心提炼、生动展现,那么写出来的报道自然也不会有看点,更不用说形成舆论声势、为其他政法机关提供参考、推动政法改革发展了。因此,做好正面宣传,必须通过记者深入一线、深入现场的采访报道,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
精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以高质量的舆论监督助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以高质量的新闻事业推动高质量发展,除了正面宣传的引领作用外,还离不开舆论监督的力量。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开展舆论监督,必须坚持正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重在建设,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为目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生活中损害国家利益、侵害群众利益、危害公共安全的各类事件及其苗头得以被迅速曝光。在此基础上,媒体的信息来源日趋多元,如果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能及时与问题相关责任方进行沟通,不仅有利于将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还有助于减少虚假信息的干扰,维护和提高媒体的公信力。被监督者则通过认真核实问题,展开详细自查,发现自身问题和不足,在最短的时间里采取有效措施,使危害和损失降到最小。主流媒体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积极开展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做好了,对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大有益处,也能从更深远意义上助力高质量发展。法治日报历来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在宣传政法机关工作亮点和经验的同时,讲好政法故事,密切联系和关心群众,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善用慎用手中报道权,持续开展科学、准确的建设性舆论监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满意度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近两年来,法治日报先后刊发了高校毕业生招聘培训陷阱、网络平台贩卖窃听窃照设备、“黄牛”倒卖博物馆免费门票等监督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迅速介入开展乱象治理专项工作,推动相关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针对群众反映的节假日坐火车买不到区间票,只能多花钱买全程票的问题,记者通过长时间深入走访调查,用生动的事例揭露其中存在的问题,权威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问题解决。另外,还推出“代经济”系列调查报道,深入挖掘个性化代服务背后隐藏的各类风险,为解决新事物带来的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持续加强调查研究,以高质量的采访调研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闻是生产力,新闻也出生产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而要做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则离不开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高质量调查研究报道的需求更加迫切。互联网时代,新闻量大面广,同时凌乱、浅表的信息妨碍公众了解事物的全貌与真相。能够聚焦公众关切、反映事物全貌、揭示逻辑本质的高质量调查研究报道,成为“稀缺品”。法治日报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用调查研究提升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如病人住院护理问题,涉及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问题备受关注,法治日报站在减轻病人及家属经济负担、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护理服务的民生角度,推出《人都送到医院了,为啥还得请护工?》《取消护工降低护理费减轻患者负担》《患者住院“零陪护”能否实现如何实现》《取消护工,加快医疗护理员制度落地》等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伴随着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舆情热点接连不断。一些自媒体为吸引流量而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甚至编造虚假信息,引发公众恐慌,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主流媒体主动、迅速介入,深入调查研究,用客观、真实的高质量报道有力引导舆论。如2022年6月,唐山烧烤店打人案发生后,网络舆论持续发酵。法治日报迅速推出稿件《公共场所暴打他人该当何罪?——唐山烧烤店打人案法律解析》,在微博发布评论话题#社会戾气必须依法制止#和普法话题#打人者可能构成什么罪行#,及时进行专业解读,两个话题总浏览量近9亿,讨论量超21.6万,网友留言3.1万条。法治日报以最新事实和理性观点引导了社会舆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不难发现,有成就的记者编辑,都具有深厚的调研功力;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新闻精品,也都植根于调查研究。所以,做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身边去,让新闻报道有思想、有现场、有深度、有力度。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闻工作者应合理利用数据搜索和统计等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梳理、分析、总结,让数据“说话”,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调查研究报道的任务在加重、方法在调整、难度在提高,新闻工作者务必更新观念、丰富手段,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高品质新闻报道,从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